初中部教师
教学提质增效举措
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提质”“增效”,通江超前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中部以狠抓教师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为抓手,积极探索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途径,通过系列活动助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
专业测试“进考场”
为检验教师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初中部定期举行各科教师专业能力测试,通过近年来各类中考题的解析,检验教师综合知识和驾驭知识点的能力,引导教师广泛开展命题研究。一年来,各科教师均接受两轮以上的考试。
通过检测,让老师们知晓了平常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提高了对知识点运用的技能。其中,文综科老师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对教师的考试,让我们系统地对教材结构有了全新的把握,也让我们找到了教学中的短板,提高了全面洞悉知识结构的能力。
集体备课“集众智”
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在组织教师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撰写教案的同时,由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思路,同组教师根据“双减”要求,就课堂教学效度、作业布置及效能管理再各抒已见,形成集体成果。然后由各任课教师根据班级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对“导学案”、教案等均认真落实阳光课堂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精练、高效。既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又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统一,达到了高效目的。
技能竞赛“亮家底”
配合第五届教育教学研讨月的深入开展,组织教师课堂竞教,新入职教师上“合格课”,“青蓝工程”师傅上示范课;常态开展“推门听课”,上讲台前反复磨课,教研组每日听评课......
通过多种形式,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均能掌握“精讲巧练”,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关键,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
同时,开展经常性的“说课”活动,使教师上课前都能对知识架构、学情分析了然于心,避免了重复低效。要求教师认真开展“课后反思”,总结得失,勤于梳理,从点滴中成长进步。活动开展以来,每位教师都有厚厚的一本“课后反思”记录他们教学的心路历程。
发奋学习“长才干”
为每位老师订购一本教育专著,促进教育在“名师”“大家”的理念下努力内化,随时检查教师学习情况;实现“师带徒”“老带新”的办法,每一个成熟教师联系一名青年教师,随时帮助他们进行教材分析、学法指导;建立“师徒”互听互评制度,取长补短;引导教师从写教学随笔入手,逐渐过度到能用教育智慧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经常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机制,提升处理个案问题的能力;
每期末,将教师形成的教学感悟或论文结集成书,供教师们再学习。随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按县教科体局“1358”教师培养路径及时对标,找准差距,增强学习动力。
初中部的多种训练让教师的角色有了重新定位,“提质”“增效”的动力更足,教育科研形成“气候”,课堂教学驾轻就熟,课改要求更能落地落实,也必然会催生出能顺应“双减”要求的优良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