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在学校党支部、工会的倡导和带动下,通江超前外国语实验学校近期开展了“延续超前师爱、传递超前温度”的大家访活动,老师们利用周末和调休时间纷纷走进学生家庭。
学校党支部、工会和各学部对此次家访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家访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有针对性地商定好家访对象,整理好其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的相关资料,拟好家访交流要点。
党员、干部带头,全校教师走乡进户,有的老师给孩子们带去了课外读物、学习用具,有的自费给留守儿童带去牛奶、水果,有的老师利用家访时间给生病请假的孩子进行学业辅导......
老师们登门入户向家长面对面汇报孩子们在超前学校的适应情况、半期的成长和收获。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与家长朋友交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听取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家访中,教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哪些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监管不够;哪些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教育孩子有心无力;哪些是留守儿童,只有爷爷奶奶的陪伴,抚养已不易,无法深谈教育....虽然各家情况不一,但他们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人人成才的愿望却是相同的。摸清对象、因材施教的教育思路在老师们心中更加清晰。
家访的路还没有走完,家访的故事也还在继续,通过走访过这些孩子的家庭,老师和家长都深有感触。孩子的成长如同一粒种子的萌发,需要一段周期和家校共同的呵护,不同的种子花期不同,有的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需要漫长的等待。当把爱化作雨水去勤加浇灌,每粒种子都将长成参天大树。
超前大家访对象以留守儿童、个案学生、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学生为主体,采取教师家访和干部、党员结队帮扶相结合的办法,将家访沟通与长期关爱相结合。家访这一回归本真的教育活动,不仅给超前孩子带去了老师的关爱、融洽了家校关系,也是对教师职业认知、岗位使命的自我教育活动,必将进一步激发全校教师的工作热情、敬业精神,同时能够加强师爱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