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教育新名片 — 通江超前外国语实验学校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活动 » 校园之声
今天是2016年10月20日  00:52:37  星期四
在线报名
电话咨询
招生简章
学校微博

联系我们

邮编:635009
电话:0827-7336600
传真:0827-7332255
邮箱:2919195372@qq.com
网址:www.tcfles.com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城西高明新区

校园之声

超前佳音 2019.4.22

播音简报

文章来源: 通江超前外国语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 2019-05-05 09:15:24   点击次数: 0

播音员:许淼  卿婧  吴文博  苟乔慧  杨雯竹

 

今天是2019年4月22日,农历己亥年三月十八;

历史上的今天:353年4月22日,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

1870年4月22日,列宁诞生;

1970年4月22日,世界第一个“地球日”;

 

 

新闻热点

 

新华社评论员:让五四精神烛照复兴征程

 

新华社评论员:让五四精神烛照复兴征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指明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我们才能更加步履铿锵、勇毅笃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研究“五四”,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要坚持大历史观,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去认识和把握。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各领域开展研究,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引导人们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不断坚定“四个自信”。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至今仍是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五四”,要加强对五四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深入揭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意义和要求。要把研究五四精神同研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同研究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起来,使之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让五四精神不断散发新的时代光芒。

五四运动中,广大爱国进步青年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先锋作用。研究“五四”,要加强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青年运动始终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要阐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关系,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要回答好为什么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什么当代青年必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着力点,引导广大青年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

保护历史才会留住根脉,传承精神才能开创未来。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让历史记忆焕发新生,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必将激励我们昂扬奋进在新时代的逐梦征程上。

 

青岛: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政府“买单”

 

孩子下午放学后,家长还在上班,孩子去哪儿成了家庭的大问题,破解课后“三点半难题”,青岛有了解决方案。近日,青岛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下发《关于做好青岛市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春季起实施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经费由政府“买单”,按每生每小时2—5元标准,以增加教职工绩效工资总量的方式由财政拨付。

《通知》要求,全市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工作要尊重家长意愿,坚持公益性原则,由政府专项资金为此项工作提供经费保障,用于托管基本服务,包括看管自习、组织开展适合的艺体活动等。课后校内托管工作专项资金的使用,纳入教育系统财务管理体系,公开、阳光运作,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监督,确保使用公平合理。教师课后校内托管工作补贴的发放纳入学校教师绩效管理,按每月动态考核情况发放,激励参与教师提高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托管质量。

参与托管工作的教职工所提供的课后托管服务,为超出规定工作时限的额外工作给予一定工作补贴,将该工作补贴纳入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管理,设立专项。各学校每月从服务时间、服务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确定发放资金,报区市教育(体)局相关部门审核。

 

青少年网游用户逐增 监管立法该提速了

 

在互联网信息化浪潮下,网民首次触网年龄明显提前,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荒废学业、未成年人利用大人的手机充值玩游戏等事件频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成为社会共识。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建议提出尽快开展相关立法调查和研究,尽快对网络游戏的规范管理出台专门法律,尽快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发布实施。(《中国青年报》3月18日)

加快监管立法步伐,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法律就是社会的减震器,针对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以规范和制约,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从现状来看,的确到了加强监管立法的关键节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大致呈逐年增长趋势,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1.91亿人,占青少年网民的66.5%。数据反映了普遍的青少年沉迷游戏现象,很多孩子陷入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由此引发的极端案件更不在少数。

比如,2018年12月31日傍晚,湖南衡南县三塘镇13岁男孩罗某涉嫌将父母锤杀之后逃离,被警方在云南大理抓获。据媒体报道,罗某姐姐称,“小罗爱上网,曾因多次偷拿家里的钱与家人发生口角”,偷过家里2万元用于“上网和讲排场”;罗某之所以用铁锤打死了母亲和父亲,“原因是向母亲要钱上网,没要到”。

翻看报道,类似沉迷网络的事件并不鲜见。如何才能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区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广东已在全省开展少年儿童网络素养教育“双进”(进校园、家庭)活动,以“做好网民”为主题的《媒介素养》被列入省地方课程教材,等等。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举措的出台,还局限于个别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鲁曼经过调研发现,目前一些游戏设置的防沉迷措施并没有像设定的那样,发挥“防火墙”的功能,“绝大多数青少年玩家仍可通过借用亲人信息、购买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和登录游戏,绕过防沉迷系统”。一些地方教育部门采取的相关措施,并没有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与推行,效力还很有限。

诚然,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确保网络安全,我国不乏相关立法。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国家出台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也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等,但总的来看,还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法律法规。

从这个意义上看,代表委员们所提到的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建言,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当然,法律也不是灵丹妙药。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技术上的与时俱进,也需要立法上的快步跟进,既需要公众素质的全面提升,也需要文化上的持续浸润。正视青少年网络用户的逐年增长,正视伴随的社会乱象,在立法等方面“亡羊补牢”,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青少年,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期考试倒计时 考生应该做好的3件事

 

一、定位自己,确定目标

这个时候,大多数同学都意识到考试的重要性,开始着急了,恨不得找一个捷径,让自己立马学习好,考入重点高中。

其实,着急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起到反作用。这个时候同学需要冷静,重新给自己定位,看看自己目前处在什么位置,然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定位

目标是什么?目标大致可分为三种:最低目标、中等目标和最高目标。最低目标是在时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中等目标是在最后复习阶段取得进步,成绩进一步得到提升;最高目标是在取得进步的基础上,考试时超常发挥。

大家通过努力拼搏和合理的复习计划,实现最低目标甚至中等目标是没问题的。只要想明白只一点,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调整好心态,脚踏实地的前进,实现最高目标也是有可能的。

确定目标

二、重视基础知识

1、课本为主、结合考纲

课本是基础,最后复习阶段必须重视课本,并结合大纲进行梳理和复习。凡是大纲考的内容必须看,还要看明白,彻底弄懂。而大纲不考的就不要看。很多同学都忽视课本的重要性,不重视课本,这是不对的。

2、做基础题

在结合课本和考纲对知识点梳理和复习时,要配合做一些练习。这个时候,就不要去做难题,而是找一些基础题做一做。因为80%以上都是基础题,抓住了基础题,也就有了得分的保证。

做基础题

3、看错题本

错题本记录的都是同学在作业和考试中出错的题,也就是考试中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在最后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错题本重新看一遍,找到自己的弱点,及时进行改正提升。

三、考前准备

在最后复习阶段,生要为开始做一些准备,可以从心态、饮食、作息等方面进行调整。比如,生可以定期进行模拟,在规定时间内容考完,期间不准喝水、吃零食和上厕所,考完后对答案,统计分数。通过不断的训练,在真正参加时就会很从容,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考前的准备

以上就是生需要做好的三件事,生是不是感觉豁然开朗。其实,只要同学能够正确定位自己,确定好合理的目标,结合考纲重新梳理课本的知识点,做好考前的一些调整,相信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在中一定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加油!

    0
    招生简章 在线报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