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教育新名片 — 通江超前外国语实验学校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活动 » 校园之声
今天是2016年10月20日  00:52:37  星期四
在线报名
电话咨询
招生简章
学校微博

联系我们

邮编:635009
电话:0827-7336600
传真:0827-7332255
邮箱:2919195372@qq.com
网址:www.tcfles.com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城西高明新区

校园之声

超前佳音 2019.4.18

播音简报

文章来源: 通江超前外国语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 2019-05-05 09:09:19   点击次数: 0

播音员:周何秀子  黄飞霞  汪洋曲  刘柯佑  李晶

 

今天是2019年4月18日,农历己亥年三月十四;

历史上的今天:1943年4月18日,中国协助美军击毙山本五十六;

1955年4月18日,亚非万隆会议召开;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

2009年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新闻热点

 

关于脱贫奔小康 习近平这些暖心话给人力量

 

15日,习近平赴重庆考察调研,走进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情况。16日下午,正在重庆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关于脱贫奔小康,习近平这些暖心话给人力量!

“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学生在学校学、住、吃都安全,让家长们放心。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这个兜底作用很关键。脱贫攻坚明年就要收官,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国家越发展,越要把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要落实好,乡亲们要一起奋斗,努力向前奔跑,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

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要摸清底数,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工作力度,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

贫困县摘帽后,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

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北京2019高招一二本合并 艺术类实行分段录取

 

北京日报客户端4月17日消息,今天(4月17日),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等文件。今年,北京高考共有5.9万人报名,北京将继续推进录取批次改革,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设置16所平行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

5.9万人报名北京高考

今年全市共有59209人报名,其中,统考考生54065人,单考考生5144人。今年本市继续实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职招生考试政策,全市共有考生548人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并参加高考报名373人。

今年,本市稳慎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今年,作为全国第二批试点省市之一,本市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已进入到方案落地前的最后攻坚和决胜阶段。本市将积极借鉴上海、浙江两省市的试点经验,坚持从本市实际出发,对标对表改革方案中确定的任务书和时间表,积极稳妥地绘制好各项改革的“施工图”。目前,正抓紧研究制定关于高考报名、考务管理、评分、录取等关键环节如何落实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办法,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设计,有关内容将适时向社会公布,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艺术类招生实行分段录取

根据《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办法》,本市将在2019年实施艺术类招生志愿设置和录取改革。和往年政策相比,主要变化是:艺术类招生实行分段录取;美术类院校(专业)使用美术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艺术类本、专科批次的录取仍然分别和本、专科提前批录取同期进行,提前批次中的艺术类和普通类不能兼报。具体为:

将艺术类本科批分成A、B、C三个阶段,依次录取。其中:

艺术类本科批A段为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院校(专业),采用顺序志愿,设置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和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艺术类本科批B段为除艺术类本科批A段以外,美术类使用美术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以及非美术类使用校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其中,美术类院校(专业)采用平行志愿,设置8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和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非美术类院校(专业)采用顺序志愿,设置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和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艺术类本科批C段为除艺术类本科批A段以外,美术类使用校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采用顺序志愿,设置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和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在艺术类高职(专科)批录取的院校中,美术类专业使用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采用平行志愿,设置10个“专业+院校”志愿。非美术类院校(专业)使用校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采用顺序志愿,设置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不设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按照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本市在2017年启动了录取批次改革,先期已将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安排,今年本市将继续推进录取批次改革,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设置16所平行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时须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

 

校园送礼风为何难刹住?送了没个完 不送没个底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家长送礼、老师收礼的现象仍难禁止,且送礼风在一些“名校”更为突出,一些家长送礼数额一次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某些家长表示“送了没个完,不送没个底”。

如何建立良性互动的家校关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受访专家建议,应尽快引导家长转变观念,缓解教育焦虑情绪,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对“师腐”惩治力度,为孩子营造风清气正的成长环境。

送礼收礼,屡禁难止

对于师德师风建设,各地教育部门一直保持关注,并采取多种措施惩戒违规行为。

去年8月至12月,黑龙江省开展师德师风集中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有偿补课、收受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共查处43人,其中包含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2起。如某市第一中学6名教师因违规收受学生赠送的面值1000元购物卡各一张,受到警告处分。

去年11月,哈尔滨市将师德师风建设列入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并成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组。

一些地区还组织面向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尽管如此,仍有家长反映,送礼、收礼之风屡禁难止。一些家长告诉半月谈记者,他们每年至少给老师送礼两三次,包括教师节、妇女节(恰逢学期开学)和春节前后,每次金额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一名家长说,儿子读幼儿园期间,她每个学期都要给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每人500元红包,一年加起来就是3000元。

有家长称平常也要时不时向老师“表示”一下。除了红包,家长还会送化妆品、手机等礼品,还有家长给教师及家人报团出国旅游。

一名家长说,自己一次给班主任5000元,“如果少了,一是拿不出手,二是起不到作用,都是为了孩子,既然给就给到位”。另有家长表示:“自己给老师送礼快送不起了,每年开学都得想着给老师送红包,作为工薪阶层,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四千元,再给老师包个红包,一个月的工资就快没了。”

有家长向记者反映,比起给老师送礼,老师不收礼或者选择性收礼,更让他们“闹心”。一名家长称,每次他给儿子所在幼儿园的老师送礼,老师都不收。而他询问后发现,其他家长的红包老师都收了,这让他感到焦虑,“担心孩子被疏远、忽视”。

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送礼在一些“名校”较多,普通学校则相对较少。送礼导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具有功利性,家长之间也进行攀比,陷入一种“送了没个完,不送没个底”的恶性循环。

给老师送礼之风为何难刹?一些家长说,老师确实辛苦,周末、过节还要在群里解答问题,送点礼表达下自己的谢意;老师收了礼,就会对孩子更上心,能为孩子换取到更多关照和锻炼的机会;礼送得越多,能为孩子换来的“实惠”就越多。

“一个给,大家都给;一年给,年年都给。”一名家长说,“老师收礼,很大程度上也是被部分家长‘惯’的,是把社会上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模式带到了校园。”

还有家长表示,在送礼问题上,有老师会向家长进行诱导或暗示。一名家长向半月谈记者介绍,儿子上学后受到老师冷落,他跟身边朋友交流后分析认为,很大可能是因为别的家长都送礼了,而自己没送。“家长给了钱,孩子在老师眼里就会变成‘好孩子’;不给钱,孩子就会时不时受到批评,家长也会接到老师的电话,语气中流露出对孩子的厌恶。”

更多家长表示自己属于“跟风送礼”。“眼看着身边的家长都送,自己不送就担心孩子吃亏。”一名家长说,给老师送礼,就是为了“不被老师记住”。

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授刘俊海认为,校园送礼风其实是不良社会风气在教育领域的投射。个别家长送礼、教师收礼,是自身道德修养问题。一旦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则会严重损害教师队伍形象,侵蚀教育公平公正,甚至给青少年成长带来误导。

杜绝“微腐败”,让家校良性互动送礼收礼,屡禁难止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校园送礼风反映出一些学校家校关系出现异化,也暴露出师德师风建设的短板。应坚持堵疏结合,一方面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家长转变观念,重建良性互动的家校关系。

南昌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社会学副教授梁波等认为,当前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在资格考试、绩效评价等方面,多注重专业知识,对师德师风方面考核不足。教育部门应将师德师风评价纳入教师资格准入、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奖惩考核之中,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对发现和查处的违法违纪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和惩处力度,对“师腐”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黑龙江省教育厅提出,从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至2020年秋季寒假结束,专门针对在职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组织或变相组织、参与有偿补课等行为,面向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微腐败”专项整治行动。

“对收礼、有偿补课的教师,发现违规行为后不主动配合的校长,一律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开除或免职。”哈尔滨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要切实解决群众不满意、社会反映强烈的师德师风突出问题,让每位教师知准则、有敬畏、守底线。

“红包里装着家长满满的焦虑和期许。”一些受访专家建议,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等方式,加大面向家长的培训力度,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让反腐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共同打造“老师舒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的家校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王水雄认为,送礼风在“名校”表现突出,其背后反映的是家长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归根结底,只有加大教育资源投入,让优质教育资源不再是稀缺品,才能给家长的“爱子心切”降降温。

    0
    招生简章 在线报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