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瓷娃娃”不是有“瓷娃娃”病,是像著名乒乓球手福原爱那样爱哭的“瓷娃娃”。长不大,很爱哭。迟到了哭,考试不如意哭,收不上同学作业哭,自己做不到数学题哭,反正只要是有一点伤心伤感就哭了。
可是她做事特别认真,认真到较真。
那天早上我值日,负责检查走读生入校身份牌,她背着大画板就进来了,看起来就有点迷迷糊糊,还没睡醒。我问她“你的身份牌呢?”,她说在口袋里,就开始把画板放下找了,一个没有,又翻另一个。正是入校的高峰期,我赶忙把她的画板拿了放到旁边去了,放得有点快,有点叮叮当当响声。她好不容易找出来身份牌,给我看了下,我就让她走了,就看见她眼泪就在眼睛里转了。
到教室后就开始哭,别的同学问,也不说话就是哭。我值日结束后来到教室,一看就明白了,这不处理好,她估计会扰得大家都没法上课了。
赶紧把她找出来,问:“怎么了?这么伤心。”
她说:“老师,你不该扔我的画板。”
我说:“我没有扔,是放在旁边了。”
她说:“你就是扔的。”和我争辩起来。
我发现,不能这样和她争辩。她的个性不是那种故意挑事的学生,但是她认为错的,就有理由的,她会坚持,否则就会难受。而我在处理画板时的确有点重。我赶忙给她解释:“我的确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快点,不想挡到其他同学。如果你认为我是扔的,我向你道歉,但我的确不是故意针对你。”
她说:“那你就是针对我。”又哭起来了。
00后的孩子,没有什么挫折,我知道她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婚后她情绪上负面悲观了。如果不能解决好她现在的心病,那可能就会情绪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影响生活。我还是想站在平等的角度,帮助她,让她通过经历这些事,慢慢成长,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断增强。
我说:“我们有错就要认错,但是不是我们的错,那就不能去承担错误的责任。你生活中有没有出现因为你不小心做的事伤害到其他人的事。我如果伤害到你的画板,我可以给你赔偿。如果没有,我向你道歉后,你怎么还放不下呢?”
她赶紧说,“你道歉让我觉得轻松了些。但当着那么多人丢我的画板,我接受不了。”
我接着说“我们都一样,在入校时各自履行各自的责任,我负责检查,你负责出示身份牌。你没提前准备好,影响到其他同学入校,你也该给他们道歉。如果他们认为我是针对你,我也可以给他们解释,而且把给你道歉的事说给他们听。”
她顿时没话说了。
我接着说:“学习也好,生活也好,都是有规则的。这些规则是为了大家方便和安全。我想,如果你早到一两分钟,或者提前佩戴好身份牌,大家都会让你正常通过,你应该经过这次之后,在时间和事情的准备上还要有更好的规划。这也是你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计划,走到那就是那,一到上课的时间,就慌慌张张。怎么不能提前一点,有备无患。”
“同时,也要学会交流,合理表达情绪。不能动不动就哭,哭不能解决问题,只是让别人看到你没有解决方法,同时把简单问题放到自己心里复杂化,既坏自己的心情,又浪费自己的时间,打乱了自己的学习。你说是不是?”
最后我说:“我做错了,要我道歉,没问题,全班全校都行。因为错了就是错了,应该承担责任。但是我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一个小误会。我们应该迅速交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影响你的学习,我想这是最好的。”
她赶紧说“老师,我懂了,出现问题要迅速解决,我没问题了,谢谢您!”
我说:“那你就去把早自习掉的任务去完成吧!”
她平平静静地回教室了。
每个孩子都有她的特点,她的成长也不可能是马上发生改变。但我知道,对待她和同学们,应该更加注意他们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和性格,在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地交流,才能有助于他们成长。所以后来的时间里,她还是经常哭鼻子,但是也慢慢感觉到她的承受能力在增强,笑得也多了。
00后的孩子成长环境都相对优渥,家长也很少真正去关心他们的情感成长。作为一个高中老师,在他们走向成人的过程中,有时也要抓住一些教育机会,让他们受点挫折,学会面对挫折。我想只要我们有爱心,有耐心,多和他们平等交流,多为他们着想,他们也会成长得更强大。
后来我也开始有意识地和她开玩笑,“这个题有点难,我们是不是请我们的‘瓷娃娃’来给我们哭一个?”同学们也会心一笑!